第213章 大结局(1/2)
碧云在别院悠悠然地度过了三日光阴,每日晨起听鸟鸣啁啾,暮归观云霞漫卷,倒也清闲自在。这日她起了个大早,换上一身素净的月白衫子,便携了随身的包袱,缓步往山里的普照庵行去。
庵堂隐在苍翠竹林间,檐角铜铃随风轻响,檀香袅袅中透着几分静谧。她双手合十,虔诚地在佛前叩拜,又往功德箱里添了厚厚一叠香油钱,这也算完成了她的一个心愿,如果她能从海外回来,她再来普照庵添香油钱。
待拜别住持师太,碧云回到别院就看到舅爷正坐在廊下摇着蒲扇品茶。碧云回到房间,把准备好礼物拿了出来,这两根空间人参,她用红绸裹着递到舅爷手中,温声道:“这是前些日子得的野山参,您一根放着备着,一根您留着泡酒或是炖汤都使得。”舅爷接过来,嘴里念叨着“你这孩子总是乱花钱”,眼中却满是欣慰。
碧云又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青瓷小瓶,放在石桌上,解释道:“这是夏柳新制的荣养丸,用灵芝、当归、茯苓等药材配的,最是滋补气血。您每日服上一粒,身子骨定能愈发硬朗。”舅爷知晓夏柳医术高明,这药丸自然也是极好的,便也不再推辞。
翌日一早,她准备回京城。
舅爷送她离开,跟在她身后还在不停的絮絮叨叨道:“你这丫头,怎么能生出要出海的念头?那海上风浪大得很,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再说你是小娘子,有本事的船老大……”
碧云看着舅爷焦急又担忧的模样,心中一阵酸涩,柔声安抚道:“舅爷,您且放宽心。我并非莽撞之人,若真要出海,定会提前与您商议,将诸事安排妥当。您瞧,我如今不是还好端端地在您跟前嘛。”舅爷听了这话,虽仍有些不放心,却也不好再过多阻拦,只是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小心谨慎,莫要让自己陷入险境。碧云一一应下,又哄着舅爷回了府里,才转身坐上马车。
回到京城,没有休息第二天又去威北侯府看了生病的外祖母,没有想到老人家看着精神了许多,就是大医都说老夫人身体在慢慢康复。
从威北侯府回来后,碧云便一头扎进了出海的筹备事宜里。她想出去看看,现在这也成了她的一个执念,她厌烦了这种大家闺秀的生活。
她先是派出人员打听可靠的船队,与此同时,碧云也没落下对船只的了解。她托人寻来诸多航海典籍,日夜研读,又请来造船的工匠,详细询问船只构造、修补之法。工匠见她求知若渴,倒也耐心讲解,当然除了他们各家独有的秘法。从船身的材质选择到桅杆的搭建技巧,从船舱的布局规划到船锚的收放要点,她一一记在心中。
不管能不能出海,她先做准备,如果真没有船老大带她,她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那她就走丝绸之路。
她还想和夏柳几人谈谈她们是否愿意跟着她,夏柳她们这个年龄早应该成亲了,特别是她以前还觉得夏柳和司剑有点意思,可是从他们一行在并州分开后,再也没有见过司剑,后来她把跟着她的二勇和三勇、小布和小天送到孙家军后求个好发展,就再也没有见过。
这次回来听说司剑成亲了。
“奴婢想一直跟着郡主,外面的世界真如郡主所说,很精彩,不愿再在这四方天地里循规蹈矩地过日子。”夏柳目光灼灼望向碧云,眼中满是坚定。
小芽、水采和水瑰也跟着点头道:“我们要跟着郡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是宫嬷嬷也点头道:“皇上把老奴给郡主时就对老奴说,郡主在那里,老奴就在那里,再说跟着郡主这些年,老奴的功夫可是涨了不少。还有皇上给您的十五个护卫您也放心,他们十五人也和老奴一样,会一直跟在郡主身边。”
碧云望着眼前众人坚定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泛红。她抬手拭了拭眼角,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有你们相伴,我此行便多了几分底气。只是,此去路途遥远,艰难险阻未知,大家还需做好十足的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毫无惧色。夏柳更凑到碧云身边,拉着她的衣袖道:“郡主,您就别担心我们啦,只要能跟着您,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水采和水瑰也在一旁附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碧云轻轻拍了拍夏柳的手,看向宫嬷嬷道:“嬷嬷,您年岁渐长,此去不知要历经多少风雨,您若想留下,我定不会勉强。”宫嬷嬷却一脸严肃地福了福身:“郡主说笑了,老奴自当紧随郡主左右,护您周全。十五护卫那边也已传来消息,他们随时待命,只等郡主一声令下。”
碧云心中大定。
她在大楚真得没有什么遗憾了,这些年在皇上和孙家军支持下在大的州(府)都开设了福利院,里面有孤儿,也有没有人管的老人,只要他们勤快,他们不会饿死,冬天有暖和的屋子住,雨天有房子遮雨。
他们每日跟着院里的师傅学习生存技能,或读书识字,或学习手艺,只要他们肯勤快努力,便无需再为温饱发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