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万象战役(一)(2/2)
为了能够对万象的解放军部队以沉重的打击,让己方部队能顺利突围,并向本部战区快速靠拢,日军空军支援部队阵容是十分强大的。
他们派遣了在泰国和老挝所有能起飞的战机和轰炸机共计200架。
我解放军同时也出动了4个飞行大队,也是200架。
但是我解放军空军的战机全是喷气式战机,无论是哪方面都要比日军的零式战机强大,再说还有我军战机上的空对空导弹,所以这场空战还没有开始,我空军部队已经站在赢面上了。
对于这次的万象包围战变成阻击战,在参谋部的高参眼里没有什么太多的稀奇,他们果断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立即派遣在老挝以西的第二军和在东南的第七军迅速向万象靠拢将日军的第六和第四师团消灭在万象。
因为其他地区的日军部队被我解放军各部队所牵制,所以他们日军南亚司令部在这一地区已经无法再次派遣援军给予万象的第六和第四师团增援了。
他们在发往第六和第四师团的电报中说:现我军在各地战局都很不理,无法再次抽调兵力增援,希望你们能奋勇向前,冲出包围,继续为我天皇陛下鞠躬尽瘁
这次的对万象的空中支援,已经让日军在老挝和泰国还有越南空军出动一空。
日军南亚司令最高长官之所以派遣空军倾巢出动是因为,这两个师团是日军精锐师团,而且里面有着大量的皇亲贵族子嗣。
现在派遣的陆军已经被华夏解放军部队阻截,如果空军再不能支援到位,一旦这两个师团被彻底歼灭,日本的皇亲贵族们将群起发难。
那么他这个最高指挥官将会被下野,并且送交本土军事法庭。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不得不下大本钱。
但是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一切早就在华夏参谋部的高参们算计当中。
高参们就是想让这两个有着皇亲国戚身份的师团,引来大量的日军地面部队和空军。
他们早就制定出了一系列针对日军的战斗方案,只要日军的地面部队和空军出动,那么相应的阻击部队和空军将同时出发。
虽然参谋部没有算到,日军最高指挥官敢冒大不违将日军在这里空军势力一拔而空。
但是好在我解放军通讯发达,一时间各地区相续抽调一部分空军中队,组建了拥有200架4个喷气式战机飞行大队。
如果日军这此空军失败,难么日军在这些区域将彻底失去制空权,我解放军空军将在这些区域畅通无阻。
现在的华夏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高级飞行员在2000小时以上,特技飞行员在3000以上,而王牌飞行员则除了飞行时间上还有他们各自架机本领和击落敌机的数量。
我华夏飞行员们,经过前些年对日本侵华时的空军作战和对苏俄的空军作战,都有了相当高的驾驶经验,他们都是我华夏的瑰宝。
现在华夏的飞行员共有20000余人,各种飞机12000余架,还没有算上飞行学院的学员和早期的螺旋桨战机。
作为这次空战的指挥员,于德彪心里很是激动和兴奋。
作为一名空军航空兵上校团长兼王牌飞行员,能指挥这场自空军成立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场空战,他感到无比幸运。
对上级能将如次重任交给他,他也觉得这是上级对他能力的认可和栽培。
他决定要做出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对国家对党的忠诚。
“01、01我是指挥塔,雷达发现日军机群在你方正前方300公里处以高度3200米每小时500公里的急速飞行,半个小时后你们将遭遇,请做好战前准备。”地面指挥塔通过无线电对于德彪说着日军机群的动向。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我们即将和日军机群相遇,各大队做好战斗准备。”
“再次重复一遍,我们即将和日军机群相遇,各大队做好战斗准备。”于德彪迅速下达命令。
在机载通讯器里,陆续有各大队的队长的报告声出现:
一大队准备完毕。
二大队准备完毕。
三大队准备完毕。
四大队准备完毕。
“很好,现在我命令:各大队采用2机编队分散开来,一大队和二大队保持高度。
三大队上升至3500米高度,四大队向左旋飞行,以我主力机群保持100公里的距离跟进。”于德彪迅速下达了一系列作战命令。
日军没有我们的雷达先进,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发现我华夏机群,现在仍然处在集结飞行状态。
战场上,谁的科技先进,谁就掌控了战斗的先机。
此次空战,日军的战机跟本和华夏战机没法比,日军现在的零式战机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螺旋桨战机,但是对于华夏的喷气式战机就落后的不止那么一点点了。
喷气式战机,无论是在速度,还是爬升能力和回旋性都要比零式战机高的多,所以零式战机对上喷气式战机可以说是羊入虎口。
当初制造喷气式战机的时候,考虑到喷气式的速度过快,会对飞行员有一定影响,所以研究部门专门问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设计了一种专业驾驶服。
飞行服主要是保证飞行员在飞行中特别是高空低气压、缺氧等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和合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
主要包括有:头盔、头(围)巾、外上衣、裤子、皮靴、手套和毛衣裤、衬衣裤等,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划分。
主要功能有:保暖、屏蔽、防弹、耐火、抗拉、防紫外线、保持气压。
有了这些就大大的保障了喷气式飞机驾驶员的安全。
相距200公里的时候,喷气式战机上的机载雷达发现了日军机群,飞行员们开始将头盔上的护目镜拉了下来。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