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浏阳河之战(1/2)
历史上,滏阳河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滏水脱漳,始形成滏阳河道雏形。
经过了鞑子掳掠肆虐之后,此时的滏阳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河面上空落落的,需要很久才可以看到一两个渔民露头,但是在远远地瞧见了李金羽他们以后,又迅速的藏了起来。
看到了这一条大河,李金羽眼睛就是一亮,有了,就借着这条大河,来当一回河匪路霸。
此时,鞑子尚没有赶到,只是一条这样的小河,还难不倒华夏军的战士,虽然一直以来多于山区作战,可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春天,河水早已经解冻,李金羽一行赶到了河边,纵身下马赶到了河边。
这个时空的河水尚没有遭到污染,河水清如明镜,把手伸到水里,试探了一下水温,凉凉的,但又不是很冷的感觉。
再大体的估摸了一下小河的宽度,较窄处也就五六米,嗯,应该可以过去。
不过,谨慎起见,还是派出了一名懂水性的士兵试探了一下。
这名士兵是新入伙的,名字叫王传河,原先生活的村庄就紧邻黄河,比起黄河来,这条滏阳河就像是一个小顽童,就凭这个王传河所吹嘘的,沿着黄河横渡两个来回不待喘大气的,就这么条小河沟,怎么也难不倒他。
不过,今天可不是让他游过去,而是试探着战马能不能顺利过河。
王传河小心翼翼的骑着战马开始渡河,倒不是他担心自己,而是,这几日跟自己的战马已经处出了感情,生怕战马有什么闪失。
很幸运,特地挑选的一处河道,底下遍布着鹅卵石,倒也算是能够担得住战马的体重,随时小心翼翼,但也安全的渡过的这条河流。
于是,有了王传河的试探,全部的华夏军战士都顺利的渡过了河。
休息了一阵,赵天雷赶了过来,“军主,你看我们是不是暂时的埋伏起来,等鞑子过河时也给他来个半渡而击?”
所谓“半渡而击”,是指在对方军渡河至半、进退维谷之际,攻击制胜;若对方还未渡河而我方主动渡河迎战,先消耗自身力量,不可能事半功倍地取胜;而等对方已经过河气势正盛时迎战,即使取胜也是事倍功半。
此时此刻倒也算得上是一条良计。
原本李金羽自己也想过这个计策,不过,在他左思右想之后,又觉得即便是半渡而击成功了,那就凭借着自己眼下这点兵力,也不会给鞑子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装逼的那一种满足感涌了上来,他想着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堵在小河的对面,就让鞑子没法过河。
不过,他这个想法倒也沒敢說出來,生怕遭人家笑话。
其实,他也知道,这绝对是一种妄想,鞑子兵力有着如此多的优势,只需要分出一部分来跟自己对持着,其余的另选一处渡河,这样,说不定还能给自己一个惊喜呢。
所以,在赵天雷再次说出了这一条计策的时候,李金羽略作寻思,便同意了,一方面是给赵天雷一个信心,另一方面确实是能多杀几个鞑子。
于是乎,大军选了一处隐蔽的树林,躲藏了起来,原本想要留下几个探哨来着,结果呢,李政主动请缨,说是他很有这种经验,因此,
这个任务也就交给了他。
就这样,李金羽带领着其他人都躲进了小树林休息去了,只留下李政自己苦逼的寻了一处隐蔽的角落,监视着鞑子。
不过,这样也好,李政对于自己的脚程很有信心,这一次也就没有骑马过来,到也是增加了不少隐蔽的便利。
终于,就在李政的期盼下,鞑子大军姗姗来临。
见到了河流堵路,前军就停下了脚步,赶过来跟杜度汇报。
其实,这一条滏阳河,杜度不止一次的渡过,倒也清楚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不过,一直隐匿不现的华夏军,倒是让他起了很大的疑心。
原本的紧追不舍,苦苦相缠,到今天的彻底不见影踪,这其中到底隐含了什么呢?
难道,那一伙人已经知难而退,不在纠缠自己?
杜度倒也希望是这个原因。
但是?
在杜度的内心里,其实一直有着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一伙家伙根本就没有退走,始终躲藏在不知道什么角落里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呢。
就是这几次的交手,他所看到的那个眼神,就是他认定的首领的眼神。
虽看上去满脸的幼稚,但是,那一个眼神里边,透漏出来的却是异常的成熟,甚至,杜度还从那个眼神里边读到了执着。
是的,就是执着!
杜度自认为自己也有着这种执着,因此,以己渡人,他始终认为那一伙人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弃!
考虑了片刻,杜度作出了决定,全军暂停休息片刻,先派出了上百斥候赶赴对岸,仔细地搜索探查情报,看是否有埋伏。
得到了杜度的军令,已经接连赶了很长路的鞑子也有些疲累了,赶紧的寻找了一处地方停下来休息,不过,多年以来的训练以及杜度的威慑,倒使得他们即使是停下来休息,也不放松警惕性,刀枪棍棒时刻不离手,只要有着风吹草动,利马麻溜的抄家伙干。
上百名斥候,带着些许的担忧趟过了河流,四散开来探查着。
幸好是李政自己接过了放哨的任务,他艺高人胆大,见到鞑子侦骑过来,并没有现身或者是慌乱,依旧不动声色的埋伏于原地,可能是他目标太小的缘故吧,鞑子几次从他的身边经过,竟然没有察觉到他。
方圆十数里地,鞑子的侦骑都一一扫过,没有觉察到丝毫的异常情况,于是乎,分出了几名侦骑赶回了对岸,跟杜度汇报去了,其余的鞑子侦骑,统统赶到了岸边,警惕的四现巡视着,给大部队过河提供掩护。
接到了斥候的汇报,杜度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却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萦绕着,不知道是为什么,那个自己看得很高的势力,竟然这么平淡的让自己过河了,看来确实是走了。
不过。杜度这么想了片刻,却又不禁自笑起来,走了也好,拿得起放得下,也不愧是自己瞧得上的人物。
其实,杜度不知道,自己还是有些高看了李金羽了,那厮,可没有这种心胸,虽说不上是睚眦必报吧,可,前世小市民养成的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习惯,虽,经过了今生,可是依旧没有完全的改掉,只不过是阴差阳错而已,杜度没有想到,天底下会有李政这样的人,孤身一人,面对着上百骑兵,依旧面不改色的隐藏着,而李
金羽有对他有着绝对的信心,这才造成了这个美丽的误会。
叹了一口气,杜度有些索然无味的站了起来,传达了军令,大军开始分批过河。
不过,即使如此,杜度依旧是非常的谨慎,首先是先过去了约莫千余骑兵,跟同原本的百余侦骑汇合,保护好了大军过河的通道。
等到看见自己的前哨部队已经完成了对于过河通道的保护以后,杜度这才真正的确定了对手已经离去了,于是乎,心中的那种警惕,不自觉地放松了一些,但是,同时,他又寻思到了,是不是对手后抄自己的后路?
嗯!
很有可能!
从最近几天的交手可以看出,那个家伙很善于抓取自己的弱点,而,大军过河,半渡而击之,也是一个弱点,但是,要考虑到,他们仅有那么一点人,是绝对没有实力将自己一口气吃下的,所以,很有可能他们不会在对岸埋伏,而是寻机再咬自己一口,那么,大军过河时,后路保护就尤为重要了。
嘿嘿!
想得倒美!
自以为看透了李金羽的心思,杜度心里美得冒泡,于是乎,他便先行让奴隶大军,在押运队伍的看管下,先行渡河,至于会不会因为直接涉水而导致的疾病之类的,倒不在杜度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些奴隶,不过是一些人形的牲口罢了,死了一批再进关掳掠一批就是,消耗品,不值得着重看护。
十数万名奴隶大军,在数千名鞑子的看管下,压下了对于河水的恐惧,很是顺从的趟过了小河。
途中,也是有一部分跌倒在了河水里边,不通水性的他们,剧烈的挣扎着,连同跟自己绑在一起的同伴,也拽倒在了河水里边,就这样,跌倒在河水里的奴隶越来越多,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体的进度。
这下,负责看管的鞑子,恼羞成怒,奔将上来,就是一阵劈砍,那些跌倒在水里边求救的奴隶,被这一通无情的砍杀,顿时间,死伤无数,原本很是清澈的河水,被鲜血渲染的鲜红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