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战斗(2/2)
默念一声,发动了义勇兵特技。
顿时,所有的人脚下再次出现了那个奇异的光环。
不过,转眼看向众人,却没有发觉到什么什么异常。
看来,自己先前的猜测是正确的。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觉到脚下突然出现的光环,看来这个光环确实是就只有自己能够看到。
而且,这一回也没有那种瞬间补满体力的惊异感,看来,确实是能量分散以后,不足以再次给他们补满体能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军的众将士们可就觉察到不同之处了,稍一休息,每个人就感觉到原本失去的体力又回到了体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复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回到了巅峰状态。
这些人不傻,他们呢,知道自己的这种情况肯定就是军主的那个药丸的作用,惊讶于军主的大能之外,他们也感到热血涌动,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高昂的战意划破了天空,冲散了一直弥漫着整个空间的那种压抑感。
就连鞑子似乎也感到了对手的变化,那种冲天的战意也笼罩了他们,使得他们心中有了一丝莫名的沉重感。
石虎知道,看来对手准备大决战了,不过,这种正面战场搏杀,八旗军从来就没有怕过,他的这种莫名的自信也感染了全军,所有的鞑子这一刻也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石虎一向推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观念,因此,没有等待李金羽来攻,索性,他率领着鞑子的大军发起了总攻。
对的,就是总攻!
所有的鞑子统统排成了密集的阵型,向着华夏军冲了过来,就连石虎也不例外。
这可以说是鞑子已经破釜沉舟,要毕全功于一役了。
李金羽看到了鞑子发起了全面进攻,那密集的马蹄声犹如雷鸣一般。扑面而来的气势犹如一座大山一般重重的压了过来。
他知道,不能让这种气势压倒,两军交战,气势这种东西看似渺茫,但确实是很关键,往往可以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不行,不能让鞑子起势,必须打断他的这种势头。
关键时刻,就知道手中有着一个绝世的猛将是多么的幸福了。
像是气势也一类玩意,李政一个人就可以压倒对手。
当下,李金羽冲着李政吩咐道,“政叔,还要麻烦你一趟,将鞑子的这个势头给我打断。”
虽然李金羽没有明说,但是,李政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他领命下去,集合了手下的骑兵,迎着鞑子正面冲了过去。
赵天雷也在其中,跟随着李政,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骑在马上,感觉完全变了,胯下的战马仿佛就是自己手足的延伸,浑然一体,随心所欲。
而且,不光是如此,脑子里仿佛是多了一些什么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又确实是存在的。
两支可以算是这种年代最为犀利的队伍正面相撞。
李政他们呢,丝毫不惧,因为,先前李政率领
着他们穿下了无比辉煌的战绩。
而鞑子呢,多年以来,八旗军纵横沙场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幕幕已经充斥着他们整个脑海,自然是不惧眼前那人数明显的少于自己的骑兵,抡起骑兵来,这个天空笼罩的地方,还有比我们八旗军更在行的嘛!
战场上风起云涌,双方尚未碰面,汹涌的气势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冥冥之中,两股气势冉冉升起,化作两条张牙舞爪的蛟龙,纠缠在一起。
俗话说的好,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两条龙了。
这不,两者初次相见,就视为生平大敌,口爪并用厮打在一起。
地下,这两支骑兵终于碰撞在一起。
李政一声高喝,“杀!”
手中长枪瞬间向前刺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入正面的一个鞑子胸膛,手臂一用力,将鞑子的身体硬生生的挑了起来,紧接着向外一甩,那名鞑子的身体犹如出膛的炮弹一般,冲着冲杀过来的鞑子大军就砸了过去。
“嗖!”
“砰!”
“啊!”
只见那名鞑子的身体挂着风声重重的砸在了迎面而来的鞑子大军里边,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那名被砸到的鞑子亦应声落地。
不过,事还没有完,那名鞑子的尸体并没有完全的停止运动,贴着地面依旧滚动着,只到接连绊倒了数匹战马后,方才停止了下来。
瞬间,李政在鞑子的大军里边开出了一个空档。
但见李政,拨马直接冲进了这个空挡,手中长枪当作了一根拨草棍,左右拨打着。
随着李政的冲击,两侧交相而过的鞑子纷纷落马,随既被后边奔驰的战马踩踏而过。
一路行来,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一时半刻。
身后的一众骑兵,以李政为箭头,整体队伍作三角形,直直的插入鞑子的大军之中,将李政打开来的缺口瞬间扩大,一路疾驰,突然间眼前一空,原来已经透阵而过。
就这样,在李政的率领下,鞑子的阵形被硬生生的裂成了两半。
透阵而出,李政并没有停下攻击的脚步,他率领着手下扭转马头转向右边,划了一条弧线,又斜斜的冲入了鞑子的右翼。
不过,这一次,鞑子已经有了反应,只见有几员猛将吼叫着迎了上来,抵挡住了李政的突击。
这几名鞑子是石虎千挑万选出来的,是鞑子里边真正的勇士。如果李金羽此时能够看到他们的属性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些人,基础武力全部在九十以上,如果不是头脑不够灵活的话,个个都是些大将之才,不过,用再次是倒也是相得益彰,李政前行的脚步被硬生生的阻止了下来。
骑兵一旦失去了冲击的势头,那么能够发挥的威胁还不如步兵呢,不过,幸好鞑子也都是些骑兵,阻挡住了李政行进的脚步,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硬生生的停下了脚步,两支队伍就这样骑在马上互相对战起来,你一刀我一枪,刀来枪往甚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