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手榴弹问世(1/2)
这日,暖阳高悬,金色的光辉尽情倾洒在城外那片开阔的校场上。李明迈着沉稳的步伐,如往常一样前来视察部队的后膛步枪射击训练。校场上,士兵们精神抖擞,整齐划一地进行着射击演练。清脆的枪响此起彼伏,一缕缕硝烟从枪膛中袅袅升腾,弥漫在空气中。
李明负手而立,双眼紧盯着士兵们的一举一动,可心思却早已飘远。凭借着后世资料和朝廷的邸报以及手下与后金交过手的将领汇报,李明对后金的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金每每与明军交战凭借盾车在前掩护的战术,在战场上屡屡占据上风。那些坚固的盾车,如同一堵堵移动的城墙,为后面的甲兵提供掩护,己方的后膛步枪虽在远距离上直射很猛,但面对躲在盾车后的后金士兵,却毫无办法,只能依靠火炮轰击,手段太过单一,一旦近身火炮失效,凭借着枪刺与后金身穿铠甲手持大刀长矛的精锐肉搏战那就是送人头,这让李明忧心忡忡。
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后世手榴弹的身影浮现出来。他心想,若能研制出这武器,定能打破当前的困局。于是,李明赶忙叫来身旁的亲兵,神色严肃地吩咐道:“速去将齐小天找来,越快越好!” 亲兵领命后,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不多时,齐小天匆匆赶来。李明见他面色憔悴蜡黄,身形比之前消瘦了不少,咳嗽声接连不断,心中满是关切:“小天,你这身子骨看着愈发虚弱了,风寒还没好全吗?可别硬撑着,身体是大事。”
齐小天强忍着咳嗽,挤出一丝笑容:“将军放心,已无大碍,就是这咳嗽一时半会儿还缠着我。听闻您找我,定是有要事。”
李明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忧虑与期待:“小天,如今后金的盾车战术对我们威胁极大,后膛步枪难以应对。我想到一种叫手榴弹的武器,能从盾车上方扔过去杀伤敌人。你觉得咱们能造出来吗?” 说着,李明根据后世所知不多的知识,描述了手榴弹的构造、使用方法和威力。
齐小天听后,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兴奋的光芒,原本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但随即又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将军,这手榴弹听起来原理不算复杂,可要制作出来,困难着实不少。火药得用咱们之前研制的颗粒化火药进一步优化,确定合适的颗粒大小,以提升爆炸威力。引信的设计更是关键,要保证投掷安全和爆炸精准,对工艺要求极高。不过,我愿意一试!”
李明拍了拍齐小天的肩膀,鼓励道:“小天,我就知道你会有兴趣。我相信凭你的本事和工匠们的手艺,肯定能成。你回去召集大家,全力研制,不管缺什么,尽管开口。”
齐小天坚定地点点头:“是,将军!我这就回去准备,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回到工坊,齐小天立刻召集一众经验丰富的工匠,将李明的想法和手榴弹的情况详细说明。工匠们听后,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巨大。
接下来,大家全身心投入研制。在火药优化上,齐小天和工匠们在试验台上摆满各种工具和不同颗粒大小的火药样本。他们反复按不同比例调配颗粒化火药,每次调配都精确记录。一次试验中,使用稍大颗粒的火药,结果爆炸威力反而下降了。众人围在试验场,仔细分析讨论,觉得是因为颗粒太大导致爆炸时燃烧不充分造成的,决定改用更小一点的颗粒火药。经过十几次试验与调整,终于确定了理想的火药颗粒大小。
引信设计是手榴弹的核心难题。一开始齐小天尝试简单的撞击式引信,接触保险装置后直接扔出,落地撞击爆炸。但实验中却状况百出,爆炸成功率不足三成。经过分析原因,很多哑弹要不就是撞击角度不对,没有引爆雷汞引信,要不就是落到沙地、草地上冲击力不足。而使用更敏感的碰炸引信会导致士兵投掷的风险,战场上环境复杂恶劣,容易在手中炸伤投弹士兵。齐小天和工匠们日夜查阅资料,借鉴各类机械装置原理。
最终他们还是采用了李明说的拉发引信,该引信就以坚固木饼为核心。但又遇到了难题,拉火装置的核心拉火冒怎么搞?根据李明的回忆介绍,里面应该是有一种叫氯酸钾的发火物质。说来也巧了,这氯酸钾正是齐小天之前研究雷汞时凑巧研制出来的产物。当时因为看它不符合雷汞的特性要求,遇热就会剧烈燃烧,太不稳定了,就扔在一边,这次制造火帽时想到了它,正好拿来用。接着他先将氯酸钾细细研磨成粉末,这氯酸钾是从硝石中提炼而来。他们先把采集来的硝石敲碎,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煮沸。然后,慢慢往锅中加入一些草木灰,并不停搅拌。这草木灰含有碳酸钾,能与硝石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待杂质沉淀后,将上层清液小心舀出,倒入另一个锅中,用小火慢慢蒸发水分。随着水分减少,溶液逐渐浓缩,当看到有白色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这时,锅中便析出了粗制的氯酸钾晶体。之后,再经过多次重结晶,去除杂质,保证纯度,才得到制作火帽所需的精细氯酸钾粉末。硫磺同样研磨成粉,再加入适量玻璃粉。将这些成分按精确比例混合后,填入特制的金属小帽内,制成火帽。这玻璃大明早就会制作,只不过透明度不太好,带有颜色和气泡,不过拿来制造玻璃粉就不需要在意这些了。
最终设计出来的手榴弹就是由拉环连接着细长坚韧的拉火绳,拉火绳另一端固定在火帽上,火冒自然装在木柄中。当士兵拉动拉环,拉火绳迅速从木饼导向孔抽出,摩擦火帽内的玻璃粉。玻璃粉摩擦生热,达到氯酸钾的燃点,引发氯酸钾与硫磺的剧烈化学反应,产生火花。
火花瞬间点燃发火腔室内的特制慢速燃烧药剂制成的导火索。这种药剂由齐小天手下的匠师王大锤研制,他将木炭、硝石和硫磺按特定比例混合,再加入一些植物纤维增加黏性,经过多次试验确定配方,确保稳定、缓慢燃烧。火焰顺着木柄内的导火通道,以精确速度向主炸药蔓延。导火通道的长度、直径和木柄材质都经过精确设计和多次试验调整,确保威力的同时也尽量降低材料和制造成本。
为确保引信可靠,齐小天带领王大锤等工匠又进行了三十多次实弹投掷试验。每次试验后,齐小天和工匠们都仔细观察手榴弹的延时引爆时间和爆炸效果,同时不断调整拉火绳长度、火帽敏感度、和导火索长度。
终于,第一枚凝聚众人心血的手榴弹成功定型。齐小天虽身体愈发虚弱,但眼神中满是兴奋,赶忙派人通知李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