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483章 祭太社乐章之一《肃和》

第483章 祭太社乐章之一《肃和》(1/1)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 快穿恶女偷心记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

祭太社乐章之一

《唐书·乐志》曰:贞观中祭太社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送神用顺和。顺和词同《夏至方丘》,太和、寿和、凯安词〔同〕(用)《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

探幽《祭太社乐章·肃和》:领略唐代祭地文化的深沉韵致

在唐代的祭祀乐章中,《祭太社乐章·肃和》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以四言古诗的形式,凭借庄重肃穆的语言、丰富精妙的意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大地之神的崇敬与祈愿。其原文如下:

后土凝德,神功协契。

九域底平,两仪交际。

戊期应序,阴墉展币。

灵车少留,俯歆樽桂。

一、严谨缜密,层层递进的章法结构

整首诗短短八句,却布局精妙,层次分明。开篇“后土凝德”,点明大地之神厚德载物的特质,描绘其恩泽深厚、威严庄重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神功协契”则笔锋一转,暗示神灵的伟力与人间秩序相互契合,体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九域底平,两仪交际”进一步拓展视野,以磅礴的笔触描绘出神灵的恩泽如同阳光雨露,普降天下,滋养万物,尽显其护佑四方的强大神力。最后的“戊期应序,阴墉展币。灵车少留,俯歆樽桂”,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祭祀仪式的流程,从按时举行祭祀、陈列祭品,到祈愿神灵停留享用祭品,将祭祀的庄重与虔诚推向高潮。这种步步深入的结构安排,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愈发深沉,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引领读者真切感受到古人对大地之神的敬畏之心。

二、丰富深邃,寓意精妙的意象与象征

1. “后土凝德,神功协契”:“后土”在古代文化中,是大地之神的专属称谓,承载着人们对大地孕育万物、包容一切的敬重。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出大地之神的恩泽与威严,同时“神功协契”暗示了神灵与人间秩序的完美契合,体现出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刻理解。

2. “九域底平,两仪交际”:“九域”代表天下九州,泛指广阔的地域;“两仪”则象征着天地阴阳。这两个意象相互呼应,构建出一个宏大的宇宙空间,生动地展现出神灵的恩泽如同春风化雨,遍及天地万物,充分彰显其滋养万物、护佑四方的超凡神力。

3. “戊期应序,阴墉展币”:“戊期”在古代与祭祀土地神的时间相关,“阴墉”指代祭祀场所。这组意象强调了祭祀活动严格遵循时节与礼仪规范,深刻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祭祀活动的庄重虔诚。

4. “灵车少留,俯歆樽桂”:“灵车”代表神灵所乘之车,“樽桂”指祭祀用的美酒。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描绘出祭祀现场恭请神灵停留享用祭品的场景,象征着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交流,传递出人们渴望得到神灵庇佑的美好祈愿。

三、诚挚深切,和谐共生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围绕对大地之神的祭祀活动展开,通过对神灵恩泽和威严的描绘,直白地抒发了对大地之神的崇敬与祈愿。同时,对祭祀仪式的细致刻画,深刻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虔诚。在古代祭祀文化中,人们坚信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可以与神灵建立联系,获得神灵的庇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和谐共生。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生动写照,字里行间饱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尊崇。

四、精湛卓绝,相得益彰的艺术手法

1. 对仗工整:诗歌在语言运用上极为讲究,对仗十分工整。如“后土凝德,神功协契”,“后土”与“神功”相对,“凝德”与“协契”相对,从不同角度描绘大地之神的特质与作用;“九域底平,两仪交际”,“九域”对“两仪”,“底平”对“交际”,生动地展现出神灵恩泽的广阔无垠。这种对仗不仅使诗句在形式上整齐美观,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恢宏。

2. 象征手法:诗中大量运用“后土”“九域”“两仪”等意象进行象征,将抽象的情感和概念具象化。这些象征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神灵的恩泽、祭祀的庄重以及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领略诗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情景交融:诗歌巧妙地将庄重的祭祀场景与对神灵恩泽的赞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读者在感受祭祀仪式庄重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神灵的伟大,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历史地位

《祭太社乐章·肃和》作为唐代祭祀乐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祭祀文化和礼仪制度。它不仅生动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也为后世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社会风貌以及文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首诗凭借其庄重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祭祀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祭祀文化的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傲仕三国 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三国大军湿家 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 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穿越明末成饿殍 立渊传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