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他去时的路(2/2)
曾在凉州为大汉奋战,立下赫赫功勋,后董卓离开凉州企图进入司隶,盖勋拖着老迈的身体坚决反对,遭受排挤打压,自此销声灭迹。
情况看着很不好之人便是盖勋。
曹操快步下马,其他人跟上。
除了曹操没人认识两人。
曹操上前抱拳,态度出奇的尊敬。
“盖公。”
盖勋抽回被搀扶的手,颤颤巍巍的将曹操托起来,咳嗽好几声才道:
“汉……汉军……老朽眼花了不成?”
“盖公,我是阿瞒啊。”曹操声音沙哑。
阿瞒?
盖勋眼睛恢复些神采,上下打量着曹操,刚想说话,又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曹操急了,起身搀扶着,正准备帮忙拍拍背,旁边老者阻止道:
“莫要上手,元固公生了背疽,只在旦夕了。”
曹操手一抖,心里更加难受。
盖勋和皇甫嵩是好友,与朱儁更是关系莫逆。
曹操以前没少受恩惠,却不曾想……
此时,他只能小心翼翼的扶着盖勋,这副状态肯定是说不出什么话,只能将视线投向那名说话的老者。
老者叹口气,自我介绍道:“老夫名为段崧。”
曹操浑身一震。
陇关都尉段崧,名将段颎族弟。
永和五年(140年),随段颎击烧当羌,首战斩首十七级。
建康元年(144年),参与平定马勉起义,获‘勇冠营门’旌旗。
延熹六年(163年),湟中之战重伤,左腿植入青铜髓钉。
建宁元年(168年),负伤调到后方,任陇关都尉。
中平二年(185年),拒绝董卓征调,言吾刃只向羌胡,不染汉血。
他还活着!
那些老兵又是怎么一回事?
曹操对他尊敬许多,随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都是怎么回事?”
提起这件事,段崧痛心,哀叹道:“老臣有愧于先帝,有愧于天子,有罪于社稷,未能守住陇关,致使中原之祸。”
他抬袖擦着眼角泪痕,指着那些老兵,哽咽着继续说:
“三十六部叛军兵临陇关,老夫率领他们守卫陇关,奋战一月,不敌溃逃,叫三十万逆贼入关。”
“后闻听陇关再起战火,见袁家袁绍爬涯血战叛贼,老夫便归家收拾旧甲参战,陇关收复后,袁家小子以此征召旧兵。”
“我的老弟兄多数养好伤势来投,袁家小子又请元固公来主持大局。”
“去年夏季,袁家小子留我等老骨头守关,率军西去,至此了无音讯……”
曹操喉咙发堵,转身看向那群身着破甲的老兵,半晌没说出话。
汉室颓微,非一朝一夕。
朝廷哪顾得上陇关?这些老兵在此地早就被遗忘,他们却在这里顶住了王国叛军一月之余。
恍惚了许久,曹操心情沉重,神色复杂的自语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没了在三辅时的信心,不再有搭救袁绍的雄心壮志。
他不敢自比袁绍,甚至连与老兵们比较的资格,自认为都不够格。
感慨间,段崧拉住他的手,声音竟也颤抖起来:
“曹家小子,你莫非是新任的陇关都尉前来接防的?可有问罪圣旨带来,老夫愿往洛阳受罪。你带来了多少人马?”
说这话,段崧不放心的打量起赵云等人,“陇关地处要道,中原之屏障……看你的人马,虽人数不多,但胜在精神,若有圣旨,将此关交给你,倒是能放些心,就是可惜了袁家那小子,此入凉州,怕是尸骨无存。”
段家曾镇压一州,羌胡不敢抬头。
只可惜岁月不饶人,如今的凉州对汉人来说,无异于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