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瞄准大的那只打(1/2)
通常来讲,不管是食草还是食肉的野生动物,在秋季都会想尽办法长膘,努力囤积足够多的脂肪,以此熬过寒冷难耐的冬天,黑娃子也不例外。
米仓山不像北方,冬季漫长又严寒。
得益于北边秦岭的阻挡,这里虽然也会有霜雪和低温,但整体气候要温和不少,山中植被丰富,物种繁多。
黑娃子属于杂食性动物,总能在山中找到食物。
正因如此,米仓山中的黑娃子,一部分会选择冬眠,不过也有很多整个冬天都在活动,就算冬眠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宋阳刚才悄悄去看了一眼,这三只黑娃子虽说才从土洞里出来两三天,但依旧膘肥体壮,并没有因为冬眠消耗过多能量而变瘦,皮毛也没有变得松弛。
这两三天的活动说不定是好事,它们四处觅食,胆汁流动起来,说不定得到的不是普通的墨胆,而是品质更好的菜花胆或者金胆,价格也能卖得更高。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野猪还是黑娃子,听到动静或者看到猎狗,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即便它们体型比猎狗大很多,也依旧会跑。
然而当下情况不同,这些黑娃子被张晨轩同远枪击过,还被炸子儿炸过,有受伤的情况。
但凡有撵山经验的人都清楚,在山里遇到黑娃子,一般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弄出些声响,它们自己就会跑开。
很多野生动物会依据体型大小和高矮来判断对方强弱,在它们眼里,直立行走的人类才是真正的猛兽。当然,黄腰狸这类算是特殊情况。
不过,有三种情形下,黑娃子见人就会攻击,哪怕有猎狗在场,首选目标还是人类。
第一种,就是突然狭路相逢,就如同人类突然被吓到会本能自卫一样,它们也会先下手为强。
第二种,母熊带着小熊的时候,出于天生的母性,有着强烈的保护欲。
即便现在这两只半大的黑娃子都快两百斤了,但终究还没完全具备独立生存能力,那母熊肯定会不顾一切保护它们。
第三种,黑娃子受伤的时候,像刚被枪击、被炸伤,这会让它们变得极度敏感和警惕,比前两种情况更加危险。
面对黑娃子,必须谨慎对待。
宋阳退回来后,便开始仔细思考应对之策。
他们所在的山岗比较干燥,林木不像山坡上那般茂密,这算是个有利因素。
但问题是,虽说出着太阳,可气温也就十来度,再加上山风一吹,还是凉飕飕的。黑娃子选择休息的地方比较巧妙。
那棵长歪的马尾松和周边山石形成了一小片低洼地,又有灌木遮挡,这导致射击角度不太理想。
关键是三只黑娃子正蜷缩在一起睡觉。
大的黑娃子在中间,脑袋枕在前爪上,两只小黑娃子则把头埋在大黑娃子腹部。
它们庞大的体型不仅挡住了自己的脑袋,也把大黑娃子的脑袋给挡住了。而另一侧,大黑娃子的脑袋又被马尾松和山石挡住。
宋阳反复琢磨,都找不到能一枪命中黑娃子脑袋的合适角度。
而且不能靠得太近,不然很容易惊动这三只黑娃子,一旦它们动起来,就更难击中了。
思来想去,宋阳觉得只能先惊动它们。
只有让它们站起来,才会露出更大破绽,届时把握时机,争取一枪毙命。
而惊动它们,只需一点轻微声响即可。
最重要的是保证自身安全,如果没能打死,让黑娃子冲扑过来,那就太危险了,有必要设置一些能阻拦它们的障碍。
休息时,宋阳小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岳。
他让王岳继续守在这里,然后两人从包里取出绳索,借着山风从山岗另一侧绕到下风方向。
迎面吹来的山风可以掩盖他们自身的气味,防止被黑娃子提前察觉,树木枝叶摇晃发出的哗啦声也能掩盖他们靠近时脚步发出的细碎声响。
两人小心翼翼地顺着山坡往上爬。
在距离黑娃子所在位置大概百来米的地方,宋阳让王岳停下等待,让三条猎狗原地坐下,自己则从侧面爬到山岗高处。
他蹑手蹑脚地靠近,在离黑娃子四十来米的地方,仔细观察后,相中了山岗上的一片树林,在这片区域用带来的绳子布置了连环吊脖套。
上次宋阳带人抓黄羊时就用了这个办法,在树木缝隙间设置索套,猎物一头撞进来就会被套住脖子。
不过这次,宋阳没有选择那些大树,而是挑选了手臂粗细的小树。
这些小树更加柔韧,黑娃子要是被套住,小树能起到绊脚和缓冲的作用,不至于让它们一下子就把绳索挣断逃脱,这样就能争取到更多射击机会。
宋阳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花了七八分钟,才在这片能透过树林缝隙看到黑娃子的地方,布置好七八个索套。
布置完后,他向王岳招了招手。
王岳小心地靠了过来。猎狗依旧在下风方向等候。
他们以枪响为信号,一旦枪响,猎狗肯定会立刻扑向黑娃子,而那时黑娃子大概率会朝着他们两人冲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