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敬瑭与顾常春之争,回军乡宁救王(1/2)
中州,山阳郡,封县。
封县乃山阳郡境内西南的边县,过封县便是一马平川京畿洛安郡。
硝烟刚散,城头上竖起燕字大旗。
城墙上,甲士正清理现场,一具具穆军尸体在燕军的指挥下被民夫抬下,一堆堆俘虏被押解而下。
高敬瑭在亲卫的簇拥下,登上西城墙远眺看向京畿洛安的方向。
“此去西南两百里,便是京畿洛安郡!洛安郡近在脚下!”
高敬瑭马鞭遥指远处,浑身杀气未散,脸上带着拿下城池后的意气风发,眼底却有若隐若现的血芒浮现。
“本将见高大将军,你敢阻拦?滚开!”
忽而城墙下传出喝骂声,片刻,顾常春登上城墙,看向高敬瑭,怒目而视。
尚未等顾常春再说话,高敬瑭眉头一皱,脸上带着不屑之色,冷哼一声道:
“这一路我军连战连胜,今又拿下封县,兵锋直指京畿洛安,顾大将军却无半分笑脸,不知情的还以为我军连战连败呢。”
自从入山阳郡以来,高敬瑭对顾常春便是冷嘲热讽,不喜之色溢于言表,顾常春早已习惯,他也不喜高敬瑭。
据他所知,高敬瑭当初在太上王麾下,亦是不受其他将领所喜,但却受太上王所宠,有种另类的孤臣的味道。
他紧紧盯着高敬瑭,问了一句:
“高大将军是何居心?究竟还是不是燕军将领,是不是大王之臣?”
高敬瑭脸上升起一股怒色,满是凶肉的脸上一双眼睛怒瞪,怒道:“你在质疑本帅对大王的忠心?”
顾常春怒喝道:
“顾青衣与寅去疾合兵七万直奔大王而去,大王危在旦夕,若高大将军还是大王之忠臣,为何屡屡反对举兵救援大王?”
顾常春的愤怒积压已久。
半月以前,顾青衣领八万穆军未动,高敬瑭力主攻略山阳郡腹地,以图逼迫顾青衣出招,顾常春劝说无果,只能快马一书传给安阳决断。
但没有等来安阳的军令,顾青衣很快出招了,以五万大军阻拦高敬瑭与顾常春,亲自领兵两万与寅去疾合兵直奔安阳。
听到这个消息,顾常春大惊之色,力主大军回兵乡宁救援安阳,而高敬瑭则不为所动,仍旧坚持兵进洛安,矛盾油然而生。
奈何,高敬瑭乃两军主帅,顾常春为副,且安阳一直没有明确的军令,顾常春只能按下心中的担忧,以高敬瑭之策行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常春担忧愈甚,为此多次与高敬瑭商讨,均被高敬瑭回绝,甚至多次争吵,怒火便压越深。
拿下封县后,顾常春终于忍不住,再次找到高敬瑭。
高敬瑭瞪了顾常春片刻,忽而冷笑一声,脸上满是嘲讽:
“好一个忠心耿耿的高大将军,那忠心耿耿的高大将军不妨告诉本帅,眼下的局势,如何救援大王?”
顾常春暗自叹了一口气,坚定道:
“无论如何,回兵乡宁,就算一路血战也要攻入乡宁,否则大王撑不住!”
高敬瑭脸上嘲讽之色更浓,冷笑不已:
“回兵乡宁?”
“前有付俊五万穆军,西有左匡一万穆军,东有河东兵进山阳的武敦两万大军…”
“若回兵乡宁郡,付俊与武敦必会合兵全军追击,我军首需破左匡,一旦战起,付俊与武敦七万大军在后必将全力压上!”
“届时,我军无半分腾挪之地!”
说着,高敬瑭忽而声提三分,大声喝问道:“顾大将军告诉本帅,如何应对?”
顾常春默然,他也想到过这些,但大王不能不救,他仍旧坚持道:
“若不回兵救援大王,大王身边仅有近两万兵马,如此撑得住?若大王出事,你我百死莫赎!”
高敬瑭眼中嘲讽更浓,他觉得此刻真正觉得顾常春名不副实,毫无领兵之才。
“顾大将军如何做到一军主将的?在本帅看来,你顶多堪堪校尉之才!”
如此直白贬低之话让顾常春脸上潮红,怒火冲天,只是不待顾常春反驳,高敬瑭再道:
“顾大将军不妨想想另外一种后果…”
“若我军侥幸在背后七万大军合围前破了左匡一万大军,也未被其缠住,顺利急行军进入乡宁…”
“届时,我军前有顾青衣与寅去疾七万大军,后背紧跟付俊与武敦的七万大军,那时,我们与大王面临着十四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