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变故,江湖与庙堂(1/2)
我总算明白,什么叫做眼不识泰山。
以前跟古董打交道,那是我与“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进行对话;但现在我跟关望星打交道,感觉“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都活了,它们就坐在我面前,慢慢变成关望星的轮廓,跟我讲话。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
“师傅,您的观星探墓术,听着很厉害。您有空能教我吗?师傅,师傅?”
“这几声师傅倒是叫得挺甜。”关望星第一次像兄弟似的笑着拍拍我的肩膀,不置可否。
回到市局,根据这个最后落网的盗墓分子供述,他确实是国内文物“二倒手”,长期从事非法文物走私倒卖生意,造成不少珍贵文物流亡海外,损失不可估量。
犯下什么罪,该判什么刑,他心里也清楚。每次他一看见警车就害怕,一听见警笛就发抖。等他终于暴露行踪,畏罪潜逃,逃进盗洞,就心惊胆颤一直窝到昨晚,快被冻死了,才铤而走险跑出来。没想到,刚一露头就被我们警方抓个正着。
他也告诉我们关于战国六博玉棋子的事情。他对那些棋子有很深的印象,因为那些六博棋子并不是常见的圆形棋子,而是像麻将牌似的长方块。我看看他的审问笔录,跟我在海底墓中见到的青金色“小麻将”棋子一模一样,就知道他没有撒谎。
这个“二倒手”还交代说,棋子们大都没有受到损坏,但数量众多,放在兜里鼓鼓囊囊的,带不出来,所以暂时被他搁在盗洞里。那些棋子放在国内黑市,就能卖个好价钱,所以没有在走私出国的名单上。
我们警方后续与文物局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他们也答应会立刻抢救性发掘,找到那些珍贵的战国六博玉棋子,第一时间妥善保护。
至于那座让当地警方一筹莫展的“盗墓村”,关望星的建议是先别急,先采取潜移默化的手段进行普及教育。除了严厉依法打击盗墓行为外,也需要宽严相济,做好反盗墓的宣传工作,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只是,他这一招又苦了郑弈。郑弈接下来整整一星期,又带着一大堆人,围着整座盗墓村插牌子。
不过,这次他插的牌子更加特殊,牌子长杆插进地面,安装着给警方探测地底环境的感应器,牌子上面则像宣传栏一样,通过生动的警示案例、涉案文物及盗墓工具科普,向当地村民还原了真实的文物犯罪,大力宣传反盗墓知识。
同时,东山市警方也提示广大群众,发现任何涉及文物违法犯罪的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摸金盗墓看似刺激,但在现实中,盗墓分子不仅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还成为文物层层倒卖的元凶。他们不仅处在文物犯罪利益链的最底端,还终将面临法律严厉的制裁。
至此,东山的事情也差不多结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