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吴州发小(2/2)
可这俩人一聊起“肖海”二字,仿佛被同时按下了消音键,声音压得极低。真像地下特务接头一样。
这是我家。我躲什么躲。我直接推门进去问:“你们在聊肖海?”
我的语调微微上扬。
“哦对......不对。肖海是谁?我不认识什么肖海。”郑弈吞吞吐吐,表情闪过一丝意外和惊慌。
撒谎。
我注意到,齐师傅不动声色地拍拍他的肩膀,圆场说:“我们在聊小郑的同学。也叫肖海,特别擅长公安网络攻防,还拿过国家一等奖。不知道是不是咱们局里新来的那个。”
又在撒谎。
我扫一眼这两个又乖又坏的家伙。齐师傅神色如常,语气从容,表情没有一丝漏洞。但郑弈的眼睛太干净,根本藏不住东西。
我假装什么也没发生。顺着他们的话题,继续往下问:“网络攻防?”
这是网警的领域。每所公安院校都在大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为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驾护航。您去当地警校问问网安系的规模和实力,大概就能了解这个地域的信息化水平。
网警的兄弟确实比我们刑警轻松。但他们也不是天天上网冲浪,执法钓鱼。
公安队伍的水平一直参差不齐。有的网警连台死机电脑都修不好,优秀的网警在校期间就能带队跟清北国防生一较高下。
网络空间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玩电脑的厉害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绝不能输。他们输了,他们背后的祖国也就输了。
“肖海之前是网安系的?”我回顾了一下他的档案和他的长相,确实很符合我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
“我在吴州警校有一个同学,就叫肖海,但他不是本省户口,所以分配不到吴州。我听说他户籍地在西海,可能想回老家吧。”郑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我留心观察他的表情。
郑弈这次没有撒谎。
我也如实告诉他:“我们市局确实来了新警,叫肖海。但人家是社招,应该不是你那个警校同学。”
话虽如此,我回头也得重新看看肖海的个人档案,再问问他有没有网安背景。
这不是术业有专攻的问题。而是适配度和接受度问题。专案可不单单有刑警,如果肖海真是网安系毕业,就先给他安排个网警师傅跟着干活。我总不能让一只练习了四年游泳的小鱼跟着几只小鹰一起学习展翅高飞吧。
“哎光阴,我们都坐着聊半天了,叔叔阿姨怎么还没来?”郑弈望向窗外。
现在七点整。
天已经完全黑了。
厨师也上好了菜。做好保温措施,给我打声招呼,就下班离开了。
“快到了吧,可能路上堵车。”
我漫不经心地拨个电话,却听到一串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