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2)
李文归摇摇头,说,没事,闲着也是闲着,陪你聊聊天,时间过得快,本身,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期待你的大作早日被市文联的杂志刊载。
那一天,我很期待,这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李家崖所有父老乡亲的发展变迁史。
我希望新时代的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一段故事,或者是历史,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早早承担起一份责任,建设家乡的责任,改变贫穷落后的责任。
只有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地正确地走向未来。这片多情的土地,需要一群热心的有识之士去建设,去发展,去传承。
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最终,在李总的强烈要求下,张岩只好跟着李文归去街上了。他们没有开车,而是一步步走上去的。
今日刚进入二九。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老一辈的经验是对的。虽然今日晴天,天边挂着一轮苍白的太阳,但在寒风里,的确感受不到阳光太多的温情。
到了饭店,李文归点了几个硬菜,要了几瓶啤酒。饭菜正在做,张岩打开酒瓶,给二人满上。
李文归先举起酒杯,他认真地说:“小张,十分感谢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去记录这一段尘封的往事。来,这杯酒,我感谢你!”
话音刚落,张岩受宠若惊,他连忙双手举杯,惶恐地说:“李总,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生怕没有素材,我还得感谢您呢!要不是您给我讲这段故事,我又怎能顺利完成这部书稿呢?”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张岩满上酒。李文归说:“那些年,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比较少,为了鼓励他们,我给了村民一个承诺: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最低本科起步,第一年的学费将由胜利公司出了!”
村民备受鼓舞,对教育更加重视起来。孩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心里也有了信心。要知道,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承担第一年的学费,并不是一笔小数字。
第二年,村里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是省内的一所二本院校。我当即给他兑现了承诺,第一年的学费由公司承担了。
家属很感激,作为学子本身,深知这份资金来之不易,到了学校,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好好学习,求得一技之长,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建设家乡,报效社会。
说到这里,张岩插话了,他说:“李总,据我了解,这项帮扶政策到现在还保留着,是吗?”
李文归点点头,说:“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村里人对教育的重视,到现在,孩子们自学能力很强,都在努力考上大学,如今村里的录取率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政策是,只服务公司员工的孩子,还有,村里家庭困难的孩子,当然,一直向品学兼优的孩子倾斜。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公司发展也受到了一些阻力,我们尽力而为!”李文归说。
“李总,这些年,您为公司和乡亲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作为一名企业家,您做到了发展自身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村委书记,您做到了爱民如子,践行了一个G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张岩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