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唐叶封(1/2)
“畜生,整日就知道睡大觉,不知道去看门吗!真以为可以白吃白喝,当条赖皮狗啊!”
随着一顿咒骂声传来的,还有阿福的惨叫声。
阿福的确是条狗,打骂它的是郑三娘,也是唐叶封的嫂子。
唐叶封此时正躺在榻上,津津有味地翻着一册《战国遗事》,读到兴处,不禁自顾眉飞色舞起来。
也难怪,这《战国遗事》从书名来看似乎是讲前朝野史,实际大多全是一些王公诸侯的宫闱之事,其中还不乏香艳之句,虎狼之词。
不过,随着郑三娘这一阵叫骂声传来,唐叶封顿时没了兴致。
他心里清楚,嫂子骂的不是狗,而是自己。
嫂子以前并不是如此,甚至对这个小叔子一直善待有加。直到唐叶封六次“秋闱”皆名落孙山,连个乡贡(举子)也没考上,这才变了脸。
不一会儿,院子里又传来了公鸡的惨叫声。公鸡虽然没有名字,但叫声比阿福还凄惨。
唐叶封只好将书放下,从榻上爬了起来。他知道,再待下去,恐怕就不只是鸡飞狗跳了。
“阿兄,我出去一趟。”唐叶封走到门口时朝着正在院中修理车辕的哥哥唐叶衡说了一句,然后便朝院门走去。
临出院门时还摸了摸阿福的头。
“二郎,马上要吃饭了,还出门啊?”唐叶衡抬头问道。
这一抬头,目光正好和郑三娘撞上,吓得他又马上埋头干活了。
身为被招赘的女婿,唐叶衡此刻是有苦难言,有心无胆。
唐家兄弟说是兄弟,可唐叶封足足比哥哥小了十八岁,走在路上说是父子也无人不信。
其实,唐叶衡的确算得上是半个阿爷了。
在他十八岁那年,父母才生下了二郎唐叶封,可不到三年时间,父母又先后病故,将年幼的二郎留给了自己。
从此,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唐叶衡也终于明白了何为“长兄为父”。
好在唐叶衡是远近闻名的能干人,不仅伺弄庄稼是一把好手,还有一手木匠的手艺,用竹子编个筐、搭个棚也不在话下。
有不少人也曾劝过他,与其守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倒不如去应役做签发的匠户,捧个官家的饭碗,工余时也不耽误种田。
不过唐叶衡却始终没去,因为一旦成了匠户,入了匠籍,唐家人便失去了参加科举的资格。
原来,唐叶封自幼聪明,唐叶衡见此便有心让二郎做个读书人,日后可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可是以区区几亩薄田的家产,要想供二郎去私塾念书又谈何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