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皇帝是怎么苟成的 > 第二十五章 六艺

第二十五章 六艺(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道圣帝 傻娘 重生灵气复苏前:女帝被我抱回家 我用武道打穿修仙世界 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 不跪即是神 科技霸主从系统开始 抢亲女帝之后,她比我还强盗 男二白月光觉醒后[快穿] 重生之诸天神帝

事实上,从朝政的发展来看,薛仁贵的选择,才是正确无比的。

开国之初,为了安抚人心,高祖皇帝李渊,才会大肆封赏勋贵。当今国丈武士彟,就是因为起兵之初,献金之举,才获得了应国公的爵位。

但是,这种爵位,很难保留。商人出身的武士彟,尽管在为官任上,政绩突出,却一直被真正的勋贵圈子排除在外。到现在,如果不是有一个厉害的丫头,恐怕谁也记不住他是谁了。

同理,因为荫庇获得爵位的勋贵子嗣,继承得到爵位以后,也不是都能牢牢守住地位的。

曾经,太宗朝的国公何其之多,这些国公,战功何其彪悍!

但是到现在,他们的子嗣,真正站在朝堂中能够发声的,还剩下几个?

所以说,爵位这种东西,只是虚名而已。真正决定一个人地位的,还是政绩、战功。

有了政绩、战功,官二代就算不依靠父辈的爵位,也能顺利上位。而有这两项打底,位列朝班,也更有底气。就算遇到一两个想要撬位置的家伙,也能闭上眼睛,屹然挺立。

而若是没有战功、没有政绩,就算继承下爵位又有什么用?不还是只能躺在祖宗的功劳本上过日子,稍有问题,顷刻就会倾覆?

既然这样,还不如只继承父辈的遗产,远离朝堂这个是非地,到不起眼的角落繁衍后代呢。

一直目送着薛讷离开演武场,李贤并没有多嘴。

事实上,好多时候,父辈的嘱咐都是很有道理的,只是你没有猜透其中的用意而已。

薛讷才走,王勃就兴致勃勃的跳了出来。

好为人师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遇到一点就通的学生时,就更是快乐。

换了一身衣服,李贤跟着王勃去了书房。

古代的典籍何其多也?

今天王勃搬出来的,是《太史记》。

因为太宗皇帝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话,所以各种各样的史书,就成了皇家子弟的必修课。

《太史记》,其实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如果是初中的历史课,李贤觉得自己早就昏昏欲睡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却无比滴感兴趣。

这个时候的人,尤其是读书人,尤其喜欢钻故纸堆。针对一件事儿,你要是能扯出一长溜儿的典故,就算再能说的人,也得服气。

当讲到《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时候,李贤对一段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念到这一句的时候,李贤很感兴趣,于是又念了一遍,才向王勃讯问:“王文学,这一句怎么像是在评判儒学?还有,里面的‘六艺’,指的分别是什么?”

听到沛王对这一句话发问,王勃也是一脸的无奈。

顿了半晌,他才解释说:“这句话确实评判了儒学,太史公认为,先秦时期儒学无法完成政治上的统一。但是,那是以前的说法,算不得数。不过,沛王殿下如果对‘六艺’好奇的话,微臣倒是可以为您讲解一下。”

说完,王勃也不等李贤答应,就开始讲解六艺的具体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返回顶部